体内缺乏代谢的酶,喝酒脸红是身体的“保护机制”
酒桌上,有的人稍稍沾一点酒,就会“1秒变关公”,但是也有人喝上多少杯都面不改色。有人说,喝酒脸会不会红是天生的,脸红的人不能喝;但也有人说,脸红是把“酒气”散发出去,脸红得越快,“酒气”散发的越快,就越能喝。不过这两天,有条名为“喝酒脸红者更需要控制饮酒”的微博疯狂转发。微博称,“科学研究证明,有喝酒脸红反应者是因为其参与代谢酒精的酶的基因有缺陷,因而导致有毒的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,造成血管扩张,引起脸红反应。本来不喝酒的人经过锻炼对酒精耐受了,会喝更多酒积累更多乙醛,而乙醛对许多器官都有毒性并可致癌。”
记者昨日请教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外科的专家,专家表示,说一喝酒就“脸红”的人不能喝酒,其实这是有科学道理的。迄今为止,人们发现的与酗酒相关性强的基因是所谓的“亚洲红”,脸红其实是人的保护机制。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,经小肠吸收进血流的乙醇,主要在肝脏中代谢,大部分由肝细胞溶质中的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变成乙醛,乙醛脱氢酶使之转变成乙酸,终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。
其中乙醛脱氢酶是让酒精代谢的酶,但亚洲如、日本、韩国大约10%的男性和女性完全缺乏这种酶,对于这部分人而言,即使少量饮酒,也会产生严重的反应,如脸红、心跳加快、恶心、呕吐。科学研究近证明,缺乏代谢酒精的酶,是和基因缺陷有关。曾经有科学家对日本和台湾地区人群进行研究,结果表明对于酗酒的人来说,这一基因可能对食道癌的高发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对此,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专家解释说,酒精和食道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,也有研究证明,酒本身无致癌性,但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,容易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粘膜。
两种错误方法不可取
喝浓茶解酒 加重心脏负担还伤肾
卢小姐(化名)在年终聚餐时,喝完酒后开始有些头晕。一名同事让服务员泡来一杯浓茶,卢小姐连喝了几杯之后,一开始感觉稍微好了一些。但在当晚回家的路上,她却感到胸口发闷,心跳也加速。
浓茶不是解酒的吗?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徐大成副主任医师表示,酒精对心血管有刺激,浓茶同样具有让人兴奋的作用。饮酒后心跳会加快,若再大量饮茶会加重心脏负担。浓茶的茶碱有作用,会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,对肾脏造成损害。
徐大成副主任医师指出,喝酒前半小时服用牛奶、酸奶或玉米汁,有助于对胃壁形成保护膜,延缓、减少酒精吸收。但酒后就不要再喝牛奶、酸奶等食品,会给胃肠增加负担。
既然浓茶等不适合解酒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专家介绍,轻度醉酒后简单的办法,就是喝些白开水。也可以喝柑橘、梨、苹果、西瓜等鲜榨水果汁。这类新鲜水果的饮品有助于将酒精从体内迅速排出体外。
饮料掺在酒里喝 容易造成“慢性醉酒”
徐大成副主任医师说,一些市民在喝白酒时,喜欢混搭一些低度酒或饮料,以为这样可起到“稀释”酒精的作用。而实际上,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,不仅会导致酒精摄入过量,啤酒、可乐等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还会增强酒精对胃的伤害。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和能量,喝酒时掺饮料无形中会增加糖分和能量的摄入。
另外,在一些低度酒中掺一些饮料,容易造成人们常说的“慢性醉酒”,因为酒精的摄入量,会在不知不觉中超出身体的承受力,反而醉得更伤身体。